2025-05-12 11:51:04 39次浏览
萝卜章事件年年有,动则几个亿的经济损失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其实,印章看起来很容易伪造,仔细观察还是能通过一些防伪标记来辨别真假。今天就来教大家这些小技巧。
一、印章防伪纹
在印章上刻记号的方法,现代科技早就有了升级版本。在刻制时通过随机添置线条来实现,有些是在设计好的印文式样中添加隐形空心字。
二、印油、印泥防伪
比较成熟的印油防伪技术包括:热敏印油防伪、紫外荧光印油防伪和红外印油防伪。
可见印油防伪是印章印文各部分印迹均在自然条件下可见,表现出相同或者不同的印迹特征,而在特定光源下却反映出各自的荧光。
这类技术要实现逆向操作也很困难,主要是暗款要和油墨配合在一起。
三、印章防伪编码、字体
公司的印章,都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单位制作,国家对公章的字体也有标准的要求,一般常见的是宋体或者仿宋体,虽然不是的,但是假如使用了其他字体,需提高警惕。
印章下面的13位小数字是防伪编码,具有性,可查询性。随机产生编码及加密纹线,重复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只有在当地公安局通过备案的印章,才能有防伪编码。
四、防伪暗记
根据防伪需要,制作经目测和专用设备检验能在印鉴上显现的保密标记。例如在印模图文的点、线条或者边框上加上防伪暗记(虚设点、线、间断等等),可供使用者辨别又不易被他人注意或者仿制的细小特征来防伪。
如果从上述特征上发现了可疑,那么在合作时就要高度警惕了。
当然,在实际业务往来中,难免还是会碰到印章真假不识的情况,这就不得不涉及到印章校验的这一重要环节。
通常公章鉴定真假可以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技术监督部门或者专门的司法鉴定所鉴定。不过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之内才会出结果,加急情况在两周左右。同时申请及过程中还需要配合提供检材、对比样本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可谓费时费力又费钱。
事实上,在所有印章造假案件中,大部分都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例如公章随意使用不做登记、外借后无人管控、文件不做认真比对等。
相比繁琐低效的人为监管手段,印章的智能管理才是便捷、的手段。
通过规范印章使用前授权管控、使用中实时监控、使用后记录归档,进行全流程印章监管。比如在用印时,设备上的高清摄像头可全程视频记录,自动抓拍用印文件,识别空白合同、印章挪移等风险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防止有心之人利用印章行违法之事。
同时,玺得安的防伪系统,会自动为每一份通过审批需盖印的文件生成可自定义的防伪水印二维码,赋予合同的身份。盖印时扫码进行文件信息确认,能够确保盖印文件的真实性、一致性,防止非法盗盖。
若文件上没有防伪二维码,或者二维码错误,盖印时设备会时间给管理员预警,有效防止合同偷盖或伪造。
印章虽易伪造,但要伪造其精髓却是不容易的事,掌握一些真伪鉴别知识必不可少。但如果能借助玺得安的科技力量,有效规范印章使用和管理,大大降低用印风险,避免印章伪造的危害,那就再好不过了。